人物
时段
朝代
诗文库 正文
善养居士汪君墓志铭淳祐元年 南宋 · 吕午
 出处:全宋文卷七二一九、《竹坡类稿》卷四
淳祐元年某月某日,乡人善养居士汪君之子焘,不惮往返数百里,来访予马城,曰:「焘不天,失所怙,今五年矣。
而墓未有刻,谨以行实一编呈似,幸哀怜,赐之志铭」。
问其来,他有谋否,曰:「无之,专为是来耳」。
一念纯孝,使人感动,是可无以塞其请?
汪氏为新安著姓,闻于绩溪者,居士之昆弟也。
居士名晫字处微善养其号也。
曾祖激,三预乡荐,南廊试,恩授上州文学
祖文中,父三锡,俱潜德弗耀。
居士天资颖悟,夙与其二兄旸、赅,砺志读书,以总卿汪公文振为师,府判胡公恩诚、运干胡公梦龙为友。
旸字某,以乡荐免省。
赅字某,尝领袖邑庠。
居士持身端谨,有古君子风,恬退不屑意科举。
阖门数十口,奉上接下皆以诚。
家事无巨细,整整有条理。
燕私无妄语轻动,以义方教子侄,课举业,暇则观书史自娱。
参政何公澹扁藏修之所曰「静观」,邑令公季和以「善养居士」目之。
居士乐善好施,食饥衣寒,救急难,疗疾苦,仁心实德,推服乡邦。
以是前后时贵举行荒政等事,必以相委,事无不集,人迄无间言,赖以存活者甚众。
邑具其功闻于台府,比行赏,力辞不受。
至修学校,建祠宇,架津梁,皆先施以率众。
时贵莫不敬爱之,乐与之交。
诗筒络绎,而无毫发事挠政。
邑令有利害,不能自决,必访焉,悉以正对,终身不泄,邑人多阴受其赐。
御史李公遇之宰是邑也,与居士尤相善,赓唱多,尝称居士「清不绝物,和不失己」,咸以为知言。
居士生于绍兴壬午二月二十有二日,卒于嘉熙丁酉四月二十有六日,葬于县南五里杭村之原,古汴周公虎榜其庵曰「环谷」。
娶胡氏,男二人,俱业儒。
长即焘也,娶今阁门牛舍人之女。
次点,娶府判胡公之侄女。
孙二人,长维寅,次维则,亦世其业。
夫孝,百行之首,天每于此厚其报。
今焘之兄弟不忍没其先人之善,而求以纪述显扬者若此,其勤至矣,安得不厚报耶?
居士虽不克以功名自见于世,而焘也、点也、维寅、维则,行将联翩奋身场屋,则居士一门之显,讵有既耶?
铭曰:
清不绝物,和不失己。
华萼相辉,有好兄弟。
志在显扬,又有令子。
存殁俱荣,是为善养
钻铭于石,以诏闾里。
彦修少府 南宋 · 朱熹
 出处:全宋文卷五六一七
顿首彦修少府足下:别来三易裘葛,时想光霁,倍我遐思。
黔中胜之地,若云山紫苑,峰势泉声,犹为耳目所闻睹,足称高怀矣。
然猿啼月落,应动故乡之情乎!
迩来隐迹杜门,释尘棼于讲诵之馀,行简易于礼法之外,长安近,高卧维艰,政学荒芜,无足为门下道者
子潜被命涪城,知必由故人之地,敬驰数行上问,并附新茶二盝,以贡左右,少见远怀。
不尽区区,再拜上问彦修少府足下。
仲春六日
按:《三希堂法帖》第一七册。又见《故宫历代法书全集》一四宋册五。
冯进士墓志铭开禧元年十月 南宋 · 曾丰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九三
吾郡大姓,冯其一也。
绍兴间,康(下阙)若时浸兴矣。
乾道乙酉,今雩都丞公文荐新贡礼部,为门户九难。
弟邦基声气相薰,衣冠自贲。
乐与邑之耆德宿望游,至其家,共具不计费,未尝以数故厌、久故倦,昌运家。
行之其子也。
生颖拔,见者齿叹,殆好事之报欤。
既髫而孤,不溺童习。
甫服元服,有老成风。
体先德贻燕意,开馆设榻遇赛旧。
复以属望之重,张几置席,聘师友,日与俱,听翍经肝,翻《语》《孟》,讲解圣贤大指。
意向有嘉,躬行罔咈。
入奉其母,蹈子道,出奉其长,执幼礼。
有馀力学文,业举子业。
岁在甲子,与子大任应大比诏,大任中赋一选。
明年,挟贡书来赴南宫,距试浃而觭,而天夺所怙之讣至矣。
讳日,盖三月朔也,享年四十有一。
匍匐而归,吊者塞门,退则游谈聚议。
市人怀爱,曰:「籴不我邀」。
氓人怀惠,曰:「贷不我拒」。
同人怀德,曰:「往来之扰不我厌,缓急之须不我吝」。
邻里、姻连、宗族怀之,视三者第如时令若丞、簿、尉
又以其捐訾锓今尹合广东漕使黄公景说之《白石稿》、右司郎中汪君文振《制锦集》于木,以广其传;
起今广西宪使赵公彦橚先朝散公之庙于郊,以其祀,类美事也。
今莫继矣,而有慨焉。
其得人之情如此。
室氏周,不幸先卒矣。
所幸其孤得宦族女栾为继母,有所恃,其女得宦族子李冲为夫,有所归,无憾也。
十月三日,葬于双溪之滨。
其孤以余尝与交游,来谒铭。
辞不获命,铭曰:
仰于厥先,有以恢兮,固不虚其有以开兮。
俯于厥后以遗兮,固不虚其以贲兮。
生不足者荣兮,夫以予之馨兮。
死不足者寿兮,余以金石予之久兮(《缘督集》卷二六,清抄本。)
永丰县重建状元楼 南宋 · 曾丰
 出处:全宋文卷六二八八
国家三岁一第,天下士于省千取百,百取十。
上焉覆第于廷,其制第文艺,其意第器识也。
第在三之下,乡党称荣;
第在二之上,举天下荣之。
所隶州县长取第一义以揭坊,一示荣,二亦劝也。
天圣八年,欧阳公脩上所业于省,于天下士为第一。
绍兴十有八年董公德元上所对于廷,其第如之。
上下一百十有九年,吾邑士中第一选得二人焉,固希阔矣。
董公少居首贡,晚就偏科,身瘽而齿凋,事左而气沮,人易视之;
一旦奋而擅天下,尤希阔也。
时则昭武吴君南老为邑令尹,来谒学,顾二三职事,谓示荣示劝,虽有揭坊故事在,盍更思董公尝为学诸生,惟坊是揭与?
学与与闻者幡然相与议,而建楼于学门之右,取第一义揭之。
观者知荣,学者知劝,五十年间,士气勃如,文风郁如也。
郭以外白徒半青衿,郭以内故籍吏部者寡。
兹多故,籍太学者无。
兹令有其效,不一二而足。
而楼浸以不治废矣。
庆元三年令尹汪君文振乘葺学,决起废筴。
权舆于四月己未九月庚申考焉。
过者缅止,岿然旧观之复在目也。
中之增广为间二,上之增高为尺三。
靡钱为缗二百,米为石三十,三之一出于邑帑廪,二则董公之孙九成兄若弟、邑之群进士协资之。
某于经综次至邑,与群进士言。
学故有祠,为欧阳公设,出于敬也;
有楼,为董公设,出于庆也。
董公生而楼成,荣矣,何当复死而与祠耶?
虽然,死久之而楼浸废,废之未久而辄起,张遗像其间,行释奠礼,有沾丐焉,等之与祠无杀,虽杀无几。
祠百年于兹,随弊随新;
楼半之,而中弊卒废。
虽曰费有大小,役有难易,抑亦令尹注意与否然也。
君锐于受代半岁间葺学,已可见有志为循吏事,他缓之,容有可诿,乃复起楼废,曾不以将去倦于始至,多见其主张吾道也。
力虽小,关风化,亦深介念虑与!
楼与学为左,后日学之道成,邑变而邹鲁,推左之功,楼与焉,则楼寿宜与学俱。
兹幸废复起,又恐继兹去董公远而忘之,起者复废,故于其成也,而书今令尹之志,以遗后令尹之观,务相录续焉(《缘督集》卷二一,清抄本。又见同治《永丰县志》卷三三。)
「焉」原作「马」,「于」原作「子」,据《永丰县志》改。